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博士,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四川大學博士,大阪大學博士后,東京工業(yè)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曾任武漢大學二級教授、珞珈學者特聘教授。分別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湖北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優(yōu)秀骨干教師獎等多項獎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數(shù)理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Electronics Letters 中文版編委,指導的博士生分別獲得2009和2010年度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提名獎。主持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課題、國家基金合作重點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項目等20余項。 在光學超材料、光學超分辨成像與傳感、光學隱身、納米光子學等前沿領域取得多項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發(fā)表SCI 論文90多篇,包括Nature Commun、Phys. Rev. Lett.、Phys. Rev.B(Rapid Commun)、Appl. Phys.Lett.、Opt. Lett.、Opt Expr.、Nanoscale、Scientific Reports 50余篇,20余次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報告。作為國內唯一被邀請者,與美歐日等國科學家合著英文專著《Plasmonic Nanoguides and Circuits》一部。研究成果被包括Nobel獎獲得者、美國工程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等在內的國際知名科學家在Rev. Mod. Phys.、Phys. Rep.、Chem. Rev.、Nat. Mater.、Nat. Photon.等20 余篇Review 和Nature、Phys. Rev. Lett.等研究論文上正面評價和引用,1篇論文被美國光學學會選為近10年來最好的20篇論文之一,多項成果分別被作為研究亮點、期刊封面、研究新聞報道或被評價為重大進展、開創(chuàng)性工作。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光學超材料和超表面;
2.納米集成光子器件與Plasmonics;
3.光學超分辨成像和生物特征檢測;
4.生物精細微納結構光傳感器件;
5.微納結構超快動力學的光學探測;
6.納米材料的光、熱、電特性與器件應用。
二、近幾年主持的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574218,2016.01-2019.12,88.8萬元)“可見光波段遠場納米光學成像器件:原理與驗證”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274247,2013.01-2016.12,93萬元)“光學波段隱身的新理論與新材料”
3、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量子點標記技術研究病毒“侵染”過程及宿主應答“子課題(批準號:2011CB933600,2011-2015, 100萬元)
4、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批準號:60925020,2010.01-2013.12, 200萬元)“微納光子器件”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作重點項目(批準號:60736041,2008.01-2011.12, 70萬元)“新型表面等子體光學金屬納米結構和器件的設計、制作和應用”
6、納米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子課題(批準號:2007CB935304,2007.7-2011.8;360萬元)“納米尺度亞光波長結構的制備、光學性質與器件研究”子課題“金屬基亞光波長納米結構的奇異光電性質研究”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