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珊珊 張鐵柱 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
9月7日,曾研制了中國首部激光雷達的導彈專家陳定昌院士走了。
陳定昌是我國武器系統(tǒng)總體、防空反導及制導雷達技術專家,我國精確制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防空體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裝備的實踐者、拓新者和謀劃者,取得了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為我國國防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
總是站在時代前沿具有超前思維的陳定昌,用一生推動著我國空天防御體系能力建設,為信息化條件下新質殺手锏裝備研制,形成制衡強敵的戰(zhàn)略威懾能力,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掀開了我國空天防御力量建設的新篇章。
回顧幾十年的航天生涯,他說自己并不是思維超前,而是在考慮問題時喜歡從全局出發(fā),從國家整體利益考慮?!拔乙簧淖畲笞非?,就是在實現中國夢上多做一些工作。”
“讓國人不再受欺負”
從少年時代起,遭受國破家亡之痛的陳定昌就立志報國,下定決心“長大了一定要投身國防,為國家研制精良武器,讓中國人不再受欺負”。
1955年夏季,陳定昌即將完成高中學業(yè)。同學都在熱烈討論著畢業(yè)后的去向問題,談論該報考什么樣的大學。在選擇專業(yè)這件事上,陳定昌的內心曾有過斗爭。老師看到他的寫作之長,建議他報考中文專業(yè),將來可以從事寫作,當作家、當記者……
可真到了眼前,他猶豫了。自己的祖國貧窮、落后,科技生產力低下。他深愛的這片土地,曾經被外夷欺辱、掠奪。寒窗數年知回報,此刻,“科技強國”成為陳定昌的心愿和夙求,他放棄了自己的文學夢想,毅然選擇了理科。
1957年,陳定昌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保送北京留蘇預備部,隨后,因蘇聯(lián)單方面取消了留蘇名額,500余名學員直接進入國內大學,其中300余人進入清華大學,200余人進入北京大學。按照報考志愿,陳定昌進入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從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yè)后,陳定昌被分配至國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從此陳定昌與航天結緣,開始了逐夢航天的傳奇人生。
以創(chuàng)新為利刃披荊斬棘
20世紀60年代初,激光技術開始出現。錢學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個信號源,像無線電一樣,也能做各種各樣的探測和制導應用?這個“激光之問”最終交到了陳定昌手上。
經過數月資料研究與調研,陳定昌拿出2份報告,肯定了激光確實是一個發(fā)展方向。錢學森聽完報告后當場決定,“在航天里面,要把激光與無線電放在同等位置來發(fā)展?!庇谑?,先期調研任務變成了預研項目。
因為激光雷達在國際上剛剛起步,事關重大,錢學森親自主持這項工作。七機部、中國科學院等3家單位聯(lián)合攻關,20多歲的陳定昌被任命為項目組長。為了項目早日能夠實驗,陳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單位,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勁。這項工作使陳定昌深深感到:科學就是要創(chuàng)新,要不畏艱難,才能有所作為。
“創(chuàng)新”對于陳定昌,如同手中的一把利刃,他用它披荊斬棘、點石成金,劍鋒所指,形成的是戰(zhàn)斗力和生產力。其間,他收獲了無數的喜悅,也吞咽了無盡的孤獨與寂寞。
在當時條件下,盡管研制工作困難重重,“激光雷達項目”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績。該項目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達樣機,用詳實準確的實驗數據,突破了“四個科學原理”的限制,發(fā)展了中國第一部全反射式激光雷達,比美國林肯實驗室領先多年。
激光雷達項目,只是陳定昌前瞻性眼光和創(chuàng)新膽識的初步顯露。1996年他擔任首席科學家后,牽頭深化了領域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提出新的目標。他一方面深入一線,帶領團隊運用航天系統(tǒng)工程的辦法,理出目標,梳理關鍵技術,通過試驗不斷縮短與目標的差距;一方面竭力爭取各方的支持,甚至簽下“軍令狀”。有關領導對于他科學的設想,以及他和團隊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攻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技術上是可行的,很重要”。
陳定昌認為,創(chuàng)新集中在關鍵技術、途徑、方法的創(chuàng)新上,要瞄準十年二十年,必須站在時代的前沿,要有前瞻性,緊抓關鍵技術的攻關、集成,才會形成更加精良的設備。這種指導思想直接維持了技術優(yōu)勢,推動了專業(yè)的發(fā)展,讓他所從事的空天防御事業(yè)步入了發(fā)展快車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