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斯洛伐克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新型陶瓷3D打印材料,這種材料是專為低成本FFF 3D打印機而設計的。
他們開發(fā)的3D打印絲材由PVA粘結劑和莫來石基體組成,可以從標準的0.4毫米噴嘴擠出,而不需要增加粘性或系統(tǒng)調整。打印完成之后還可以進行后處理,而無需使用昂貴的專業(yè)熔爐,作為一種經濟實惠的陶瓷,為潛在的愛好者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陶瓷3D打印測試件(左邊是600微米的噴嘴,右邊是400微米),圖片來自《Applied Materials Today》雜志
通過3D打印陶瓷,而不是使用注射成型等傳統(tǒng)生產方式進行加工,可以制造出具有高度復雜內部特征的零件。然而,這項技術只能使用戶進行短期的生產運行,因為需要處理粉末和大量的后處理。
隨著RepRap項目的成功,FFF系統(tǒng)現在更容易獲得,成為新用戶的理想選擇。
入門級機器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它們與ABS和PLA等越來越多的聚合物兼容,這些聚合物都可以與陶瓷混合形成新型絲材。因此,已經開發(fā)出了許多陶瓷負載的混合物,但這些通常需要使用600μm直徑的噴嘴,限制了它可能實現的細節(jié)水平。
為了使陶瓷材料更容易加工,斯洛伐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的配方。通過將莫來石粉末、脂肪族酸和熱塑性聚合物相結合,團隊創(chuàng)造出直徑為1.75毫米的絲材,可使用0.4毫米的打印頭進行加工,與商業(yè)替代品非常相似。
在優(yōu)化了原料后,研究人員將600和400微米的打印頭連接到Leapfrog Creatr 3D打印機上,并打印了一組圓柱體樣品。每個部件都用迷你矩形進行圖案設計,以使打印錯誤變得明顯,但團隊觀察到沒有明顯的裂縫或噴嘴堵塞 。
然而,科學家們也選擇在廉價陶窯中的條件下對他們的測試部件進行脫模,出現了顯著的收縮,在1400℃時表現出高達41.5%的收縮。最終,研究人員確定了一個1250℃到1350℃之間的溫度,以及一個優(yōu)化的參數集,得到比使用傳統(tǒng)方法制造的零件大17%的零件。
團隊得出結論,他們的原料不僅能與低成本系統(tǒng)兼容,而且能夠比現成的產品更有效地提供陶瓷材料的好處。
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詳見他們題為 "Novel composite filament usable in low-cost 3D printers for fabrication of complex ceramic shapes"的論文。" 該研究由Peter Vete?ka、Zora Hajdúchová、Jozef Feranc、Katarína Tomanová、Ján Milde、Michaela Kritikos、?ubo? Ba?a和Marián Janek共同撰寫。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