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重新回爐冶煉的報廢設備,經過一種高新技術的處理,居然起死回生,投入使用后壽命比新品還要長出一兩倍。4月中旬,記者赴山東能源新礦集團采訪時,了解到這樣一項化腐朽為神奇的高新技術,依托這一技術,山東能源正在成功打造了一個魅力無限新產業(yè)。
山東能源機械集團大族再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慶東帶領記者走進6000平方米的大廠房時,記者看到6臺激光熔覆設備正在運轉。每臺激光器的激光頭下,都固定著一根直徑360毫米、長兩米的不銹鋼立柱,正在一束強烈激光的照射下勻速緩緩轉動。激光束經過之處,立柱表面上增加一層光潔的覆層。楊慶東告訴記者,就是這層覆層,可以使這根本該報廢的采煤支架立柱重新投入使用,而且壽命比新品還要長。“新支架立柱壽命一般一到兩年,但是經過我們再制造處理后的立柱可以五年免維護。”
再制造到底是一種什么技術,居然有如此魅力?
按照中國工程院徐濱士院士的定義,再制造工程是指以設備全壽命周期理論為指導,以廢舊設備實現(xiàn)跨越式提升為目標,以優(yōu)質、高效、節(jié)能、節(jié)材和環(huán)保為準則,以先進技術和產業(yè)化生產為手段,修復、改造廢舊設備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或工程活動的總稱。
“再制造不同于維修。維修與再制造都是恢復設備性能的技術手段,但是再制造有一條金標準:再制造產品的性能和保質期不低于原型機新品。”楊慶東介紹了再制造的其他主要特點,“以報廢或落后的設備為對象;以尺寸、性能恢復和技術改造為內容;充分吸納高新技術,采用正規(guī)化、規(guī)?;纳a方式;成本低于新品;節(jié)能、節(jié)材和環(huán)保效益均高于新機制造。”
洞察先機,并善于把握機遇的山東能源機械集團,是國內首家將再制造技術引入礦用設備領域的企業(yè),并建成了國內惟一的礦用設備再制造基地。大族再制造有限公司是山東能源旗下的全國惟一“礦用設備再制造生產基地”。據悉,目前在國家工信部掛號的礦用設備再制造企業(yè)也只有三家,大族再制造是最大最先進的一家。
“將表面工程技術廣泛應用于再制造業(yè),是我國的一個特色。目前主要采用的表面技術有電刷鍍、高速電弧噴涂、激光熔覆、微弧等離子熔覆、堆焊技術、超音速火焰噴涂等。”大族再制造公司技術研發(fā)部經理蘇倫昌告訴記者。
蘇倫昌介紹,我國一家知名煤業(yè)集團旗下一家煤礦,于今年3月上旬,調集質量過硬的國內截齒生產企業(yè)的產品,在夾矸煤層做了一次生產試驗,試驗結果是截齒損壞率120比5。大族再制造公司將再制造技術應用于新品制造生產的,在其它廠家截齒損壞120個的情況下,他們的截齒只損壞了5個。
“這是一個魅力無窮的新產業(yè),一個功德無量的新技術,沒有誰能夠阻止它的發(fā)展。我們目前正在與有關機構合作,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典型廢舊金屬產品循環(huán)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項目的攻關活動。我們承擔攻關該項目7個子課題中的‘廢舊采煤機械設備綠色清洗及關鍵零部件再制造技術開發(fā)及示范’課題。”楊慶東說。目前,在該項研究中,大族再制造公司已在國內獲得發(fā)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其中“礦用液壓支架激光熔覆方法和產品”正在申請國際專利。他們因為自主研發(fā)了不同功能配比的合金材料粉末,也大大降低了再制造成本。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