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對未來新能源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意見相左,近期各車企之間就這一問題的爭論愈發(fā)激烈。日前,特斯拉CEO艾隆等車企高管便因為看衰燃料電池技術而遭到豐田高管點名反對。其實,當今新能源汽車市場恰如一場賭局,是各個車企和國家都需要面對的,而且是此前從未接觸過的,沒人知道未來哪種技術可以成為主流。在這個漫長的競爭過程中,出現幾個階段性引領潮流的技術并不奇怪。
艾隆看衰燃料電池技術是因為特斯拉選擇了押寶電動車技術的路線,并公開對氫燃料能否發(fā)展成為汽車燃料進行質疑。新能源車路線之所以存在爭論,就是因為沒有一家車企技術可以占據絕對優(yōu)勢。特斯拉憑借資本運作和創(chuàng)新,使其在電動車領域獲得了成功;豐田則是具有市場化的優(yōu)勢,其生產的普銳斯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了600萬輛,為即將推出的燃料電池車奠定了基礎。
早先引領新能源風騷的并不是電動車,而是燃料電池。美國、德國都曾下大力氣重點研究燃料電池技術?,F階段風向變了,電動車開始引領潮流。但是這絕不等于電動車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不是短跑,不是口水戰(zhàn),而是中長跑,拼的是技術成熟度和市場認可度。就如同早些年前,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在爭斗中一直平分秋色,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消費者的選擇,等離子電視被淘汰。新能源汽車同樣如此,如果不嘗試率先打開市場,就無所謂誰贏誰輸,所有的投入和技術眼下都是浮云。
因此,路線歸路線。在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選擇上,無論別人怎么評價,企業(yè)自己心里要有一桿秤。在未來的路上可能存在著更多的路線,車企為了自身利益,需要通過市場化運作才能實現發(fā)展。
聯(lián)系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也應制訂一套有效的技術策略,畢竟市場化不是有規(guī)劃和補貼就能實現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不是沒有技術儲備,而是競爭太少。與其拿補貼引導路線,不如將補貼轉化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各種不同的技術組成一個矩陣,讓企業(yè)來明確自己的研發(fā)方向和研發(fā)投資,這樣或許能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