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投影顯示的時代已經開啟,分析家和廠商空前激情,但是,消費者對于激光投影的認識還是一個零開始。激光投影的未來,并沒有因為技術漸趨成熟而變得徹底明朗,好的技術還需要消費者的認可、還需要好的市場推廣、還需要時間的沉淀和證明。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國內首款商業(yè)化工作的激光投影機誕生已經有5個年頭,激光投影顯示技術,終于在2014年迎來了大發(fā)展。2014年是激光投影的元年,投影產品非常豐富,從200流明到60000流明,從微型投影機、普通商務和教育投影機、家用視頻產品、工程投影和數字影院產品一應俱全;技術路線呈多元化,從激光熒光色輪投影、三原色激光投影、激光LED混合光源投影產品,都已出現、并技術初步成熟;支持企業(yè)也在增多,主流投影廠商、傳統彩電企業(yè)、新興科技產品企業(yè)大量加入;第四,產品技術指標進一步完善,如色彩效果、亮度指標、產品穩(wěn)定性等。
但是,眼前的情況是,投影廠商的空前熱情,碰上消費者的認識不足。激光投影機的技術進步還需要時間被市場接受,被消磨。
光源革新:投影技術進步的命脈
投影顯示系統的組成包括什么呢:光閥這是最核心的,此外還包括光閥控制IC、信號處理IC及其軟件、光學鏡頭、光源和散熱組件等關鍵部件。其中,最能直接影響系統成像效果的自然是光閥和光源產品了——二者是優(yōu)秀的成像效果的基礎。
但是,傳統投影光源產品,無論是汞燈、鹵素燈都有著固有的缺陷:如壽命短、光效率低、發(fā)熱高、穩(wěn)定性低等。采用包括LED和激光在內的高效、高穩(wěn)定性固態(tài)冷光源,是現代數字投影機誕生以來就一直在研究的課題。某種意義上,激光與投影的結合,是和數字投影機的誕生同步開始的。
全球市場第一款達到量產技術門檻的激光投影產品是05年德州儀器展示的背投影激光平板電視產品。在當時,該產品實現了背投技術的超薄化和光源技術的長壽命高穩(wěn)定性,代表了DLP投影產品發(fā)展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液晶等平板顯示產品的大規(guī)模普及,該產品并沒有真正進入消費市場,而成了技術儲備。
2008年,中視中科推出的一款激光正投影產品,在奧運會新聞工作中,經歷了長時間、連續(xù)開機、全天候工作的考驗。系統性能穩(wěn)定,產品運行可靠。這使得正投影激光產品,在國內首次成為“可商業(yè)化制備”的市場產品。
此后,一直專注于投影光學和光源系統的光峰科技的激光熒光技術,進入可用期:由于這種技術采用了激光光源和熒光色輪聯合工作的技術,所以在實現難度、成本控制上更具有優(yōu)勢。該技術已經成為激光顯示產業(yè)界最常見的一種中低亮度產品低成本制備標準。目前,以激光電視名義出現的各類產品多數采用這一技術方案。
激光光源
但是,任何激光投影技術發(fā)展的前提,都離不開激光器這個核心:包括紅綠藍三色激光器產品的亮度、壽命、體積、效率和成本五大因素在內的“激光行業(yè)技術水平”,是實際制約激光顯示產業(yè)發(fā)展的“最大瓶頸”。好消息是,高效集約的激光器產品,不僅應用于投影,還可以應用于普通照明、汽車大燈、醫(yī)學、金屬工藝等諸多領域。在亮度的提升上,激光產品也可以采用多激光器光纖耦合的方式加以實現——在這點上,激光產品就如同LED光源產品一樣,得到了更廣闊的、遠超過投影范疇的市場空間,以及更多應用領域所帶來的巨大產業(yè)鏈的支撐,并不斷獲得技術上的進步。
激光光源如果能夠普及,其帶來的市場價值可能會超過LED光源產品。因為LED光源產品只適用于中低亮度領域,而激光則可以適用于所有亮度的需求。這是LED和激光兩種冷光源在投影產品上最主要的應用差異。這也是,為何在近年來LED光源已經實現不錯的發(fā)展成績,甚至在背投拼接墻領域,已經實現快速普及的背景下,激光產品依然被高度重視的原因。
總體上,激光與投影的邂逅歷史是漫長的,激光顯示技術的發(fā)展經歷了很多年的困難期,同時,即便是在擁有了LED光源之后,激光產品的發(fā)展依然有著必要性。某種意義上,投影產業(yè)認為,激光甚至可能是投影機產業(yè)未來能夠走多遠的關鍵命脈。
昂貴不是激光顯示的“宿命”
今天,談論到激光顯示技術的應用,人們第一個感覺就是“產品昂貴”。
的確,國內投影機市場每年銷量之中,超過三分之一是2000-3500元的產品:這點錢,還不夠現在普通激光光源的成本。即便計算了高端產品,投影機產品的平均售價也就在4500-5500元之間,而具有同等亮度的激光投影產品還很難做到這樣的價格。
但是,事情還有另外的方面:
第一,在高亮產品上,激光的成本增加與系統的成本下降是并存的。這里所謂的系統的成本下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激光冷光源技術降低了萬流明以上產品的設計門檻、散熱系統的復雜性。而超高亮工程投影機最主要的技術就集中在復雜的水冷系統和因此產生的穩(wěn)定性上。使用激光光源,則可以徹底簡化高端產品的散熱設計,壓縮產品體積、并進一步提升產品穩(wěn)定性。其次,激光投影是長效光源產品。在高亮度領域,雖然激光也沒有理論中的10萬小時、百萬小時的壽命,但是即便是1-2萬小時的光源壽命,也已經大大超過傳統汞燈、鹵素燈只有200-800小時的使用壽命。而如果亮度降低到5000流明左右,激光光源的壽命還可以大幅度提高。
第二,對于高端工程投影系統,從來就不存在“便宜”的說法。即便是傳統光源的產品,萬流明以上的投影機,價格也在數十萬、甚至百萬元級別。對于如此價格昂貴的產品,激光光源引起的成本變化,已經從普通商務教育產品的10倍、幾十倍,變成了2-4倍。而激光產品帶來的好處,尤其是長效光源所造成的“燈泡耗材成本”的顯著下降,則可以彌補部分整機成本的上升。
同時,對于激光投影產品,市場還應該有如下的認識:激光投影能輕易實現150英寸級別的顯示,這遠遠超過了現在平板技術能實現的極限——即便在80-110英寸,這樣的平板技術可以實現的顯示尺寸上,投影產品的成本優(yōu)勢也依然存在;激光投影是一個嶄新的技術、高亮度激光器產品的技術也在進步之中,目前激光投影的售價和成本結構不代表激光投影顯示技術的最終價格水平。
綜上所述,雖然激光光源的投影產品,普遍價格不低,但是卻不能將高價格與激光顯示混為一個概念。在不同的產品和不同市場上,激光已經引發(fā)了行業(yè)革命。尤其是在工程市場和家用大屏幕娛樂市場,激光投影的優(yōu)勢已經足以超過其對傳統產品的劣勢。激光技術有足夠的理由在這些細分領域率先成熟。
而對于普通的商用教育市場和DLP背投拼接市場,激光和LED的競爭既有矛盾又有互補性:互補的方面,比如可以開發(fā)混合光源產品、LED光源在DLP拼接墻市場已經很成熟而且性能出色;矛盾的方面則是激光的缺點是成本高、LED的缺點是亮度不足——二者誰能夠首先克服自己的劣勢,誰就有可能成為未來市場的統治者。#p#分頁標題#e#
安全:另一個激光投影的必然課題
提到激光,很多人聯想到的是電影《星球大戰(zhàn)》中的光刀、激光炮、死星——這些都是殺人的武器。
激光的確是一個危險的東西。美國已經在實驗艦載和機載的激光炮、激光導彈攔截系統,我國也在99式坦克上安裝了激光壓制和激光致盲武器系統。激光投影的出現,讓消費者擁有對“安全”問題的擔憂,不足為怪。
依筆者看來,激光投影技術的安全性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整機正常使用的安全性。其二是非正常狀態(tài)的安全性。
激光熒光粉技術原理
激光投影在整機正常使用的時候,激光光源是被幾乎密封的包裹的。消費者所能看到的畫面,能量密度有限、總能量輸出也有限。在這樣的前提下,出現瞬時傷害的概率幾乎為零。而對于長期光看單波長可視光線,對人類視覺和神經系統的影響,目前還沒有權威的研究結論。不過,即便是一般的平板電視、CRT電視、手機、LED顯示屏,其畫面的光線波長分布也是集中在紅綠藍三原色范疇內的,和太陽等自然光完全不同。因此,現在一般認為,任何人造顯示器的長期觀看,都對視覺系統不利。這一點不應該是激光產品的特例。
然而,如果激光投影等設備出現了損壞,包括無意的或者故意的,那么激光產品的安全性,自然不如傳統光源產品和LED光源。例如,對于20000流明的高亮度投影機,別有用心的人可能將其中的激光器拆除,并進行改造,制造低性能版的“激光槍”——這類行為就如同醫(yī)院放射科丟失了“放射源”一樣,是一個典型的“公共安全威脅”。
激光光源投影機
另一種情況是,投影機產品意外損壞。如摔在地上,導致鏡頭系統碎裂。這可能出現產品內的激光光線直接射出的現象,進而造成應用威脅:這樣的安全威脅,更類似于交通事故,是不可控的小概率事件。實際上,我們不能因為可能發(fā)生交通事故,懷疑汽車的正當性、必要性和安全性。不過,作為廠商,在制造激光投影的時候,采用必要的整機完備自檢系統和更強壯的外層防護措施,還是有必要的——這就如同汽車的ABS防抱死和安全氣囊的應用。
綜上所述,激光投影的安全性,實際上主要集中在高亮度工程投影機的內置激光器的管理問題上:使這種危險的設備,不被別有用心的人獲得和使用,而不是因為可能的威脅拒絕更先進的技術,是更為科學的選擇。實際上,在工業(yè)和醫(yī)學應用中,高能激光器本身不是“秘密”。工業(yè)和醫(yī)學應用中,類似產品并沒有發(fā)生過嚴重的群體安全事故。工程投影只不過是另一個類似的激光應用領域而已。
事實上,無論是安全問題、還是價格問題,都沒有阻擋住激光投影時代的到來。2014年剛剛開始,能看到的激光投影顯示產品的數量,幾乎已經是2013年及其之前的總和的3倍以上。隨著激光產品應用范疇的拓展、種類的變多,該行業(yè)的企業(yè)也將獲得更多的資源,開發(fā)出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產品:這對于激光顯示的快速發(fā)展是一個有力的正反饋循環(huán)。
轉載請注明出處。